演员跨界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了。从大鹏、邓超做导演后狂揽数十亿,再到黄磊、王宝强口碑扑街唏嘘一片。
如今秦海璐、黄渤等实力派演员纷纷宣布转型做导演,圈圈来说说这背后映射出怎样的市场生态。
演员转型导演热 始于冒险终于烂片
2011年的某天,徐峥在王长田办公室兴奋地讲述“泰囧”的故事,当时剧本还八字没一撇。
徐峥是演员,没拍过电影,现在靠着一张嘴和一段表演,伸手问王长田要2500万。
在此之前,徐峥跟很多金主爸爸们开口了。而最终光线传媒是徐峥处女作《泰囧》的出品方,只有王长田掏了这个钱。
泰囧最终总投6000万,属于中等投资,说难听点“不上不下”,离牛逼电影的投资还差一大截,比烂片又多花了很多。
“让他折腾去吧。”这是六年前王长田对于这个买单行为的自我安慰。
然后2012年,《泰囧》一炮而红,吓坏了徐峥,惊呆了王长田。12.67亿票房,当初的害怕与冒险在这个数字面前都不值一提了。徐峥,成了演员转型导演路上,又一个“一部成名的神话”。
2013年,赵薇拍摄《致青春》,在内地斩获7.26亿票房。
2015年,大鹏拍摄《煎饼侠》,斩获11.59亿票房。
同年,广电总局公布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破了440亿大关,奇迹。
越来越多的演员,在谋求转型当导演。但成绩,已经是天壤之别了
瞬间热钱涌入电影市场,国产电影好不热闹,问题也随之而来。国师张艺谋曾经感叹当下电影市场门槛最低之一就是导演,婉转之外的言下之意就是阿猫阿狗拿点钱都能当导演了。
演员转型导演并不新鲜,伴随着IP改编应运而生。在15年中国电影突飞猛进的阶段,这样的尝试似乎是个成名、挣钱和身份转变的好机会。怎么说,风口上,没才华的猪也能飞起来。
但成败都有。
大鹏拍摄《煎饼侠》,瞬间让这位“搜狐网剧一哥”成为10亿导演俱乐部的一员,这不光是行业身份的跳转,同时,大鹏在产业链中也成了拥有话语权的人。
前不久,黄磊执导《麻烦家族》,原本翻拍日本电影多少有“逼格”的东西在里面,但结果是口碑票房的双失。“一败涂地”来形容黄磊这次转型导演,一点不为过。
按理说,黄磊作为电影学院老师又是妥妥的一线演员,无论是理论知识和流程实践,都是转型导演里最具基础的。简单来说,黄磊转型成功当好导演的几率是最大的。
但市场就是啪啪打脸。
当我们说到导演转型我们要说什么?还是去讨论他们的初衷吗?可能意义不大。任何转型都绝非导演自发的玩票行为,而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游戏。
“演而优则导”的背后,拍电影这样的商业行为,于要转型的演员来说意味着冒险,意味着可能的失败和人设崩坏。
中国电影市场近两年经历了极速前进和激流勇退,2015年的繁荣和17年的惨状形成鲜明比照,也反映出这两年高速发展夹带出的种种问题。演员转型导演背后,其实是市场试水成本低造成的。
前有票房小霸王,谁不想试一试?中国目前在导演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的切换中,并没有形成稳定良性的发展形式。在多数演员转型后取得的远远大于演员时期的名声和财富时,“当导演”变成了一个人生路上更进一步的捷径。
演员有常规的社会角色认知,当了导演的演员就不一样了。
转型导演后青睐的题材有哪些?
纵览演员转型的导演,其实在题材选择上都有趋沿性。
电影是导演个人作品,很多时候传达的是导演的思想与见解。电影是导演对世界表达的方式,选择拍摄什么、如何拍摄,日后作品在市场上有何反馈,都是导演在意和需要把控的东西。
出自己手,影响的都是自己。
据我们观察,转型导演一般涉猎的题材多以喜剧为主,其次就是文艺电影。
1、以无厘头、喜剧电影为主
在中国,视频拍摄题材是阶段性流行的。从青春片到喜剧片,都有几个领头羊式的电影拉开了观众观影喜好的序幕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国内喜剧电影是最容易实现商业价值的题材。
徐峥因为不甘心只做演员,转型拍《泰囧》、《港囧》,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,徐峥都尝到了甜头。即便是《港囧》的口碑在上映时期并不如意,但似乎并不影响票房的稳步前进。
同样选择喜剧题材的还有大鹏、邓超、王宝强、陈思诚等,无论在艺术成就上如何,四人都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。
而今,大鹏、邓超、陈思成都新电影都排期在列,可见当导演是一件会“上瘾的事情”。
2、青春系列题材
要说转行做导演,还得追溯到赵薇的《致青春》。国人开始聊“情怀”,似乎就是这部电影的“功劳”。而青春片,也是受到市场青睐和热捧的题材。
除赵薇以外,徐静蕾、苏有朋、钟汉良、何炅都选择用青春片打开市场,第一是受众群体恰好是高消费力群体,高度重合让票房更有保障;其次青春片可以启用新人,在降低成本上也是一种成功。
但是青春片的扎堆也曾带来恶果。一度,国产青春片被冠上了“翘课、劈腿、堕胎”的标签,每个人的青春不打掉一个孩子都不完整似的,这也是近一段时间青春片黯淡下去的原因。任何时候,大量涌入都不是好事儿。
3、小众题材、文艺艺术电影
除了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就,就有追求艺术成就的导演。转型,本就是双刃剑。除了青春题材和喜剧题材,一些小众艺术类电影也受到演员转型的青睐。
2014年陈建斌带着自己的农村题材荒诞黑色幽默电影《一个勺子》,以导演身份杀出来确实让很多人叫好。抛开商业化的运作,片子深刻的主题让人窥探到了陈建斌作为导演的野心。斩获了金马奖最佳男主和最佳新导演,大概是对这份尝试最好的回馈。
同样,近期宣布转型当导演的秦海璐也是从文艺片出发的,编剧奖和影后拿到手软的她,在宣布转型后获得更多的是信任和支持。
回顾15年电影票房,大多数演员转型的导演都交了不错的作业。显然,明星做导演能让资方一本万利,有噱头、有基础、有保障。某种意义上,出品方和明星导演的结合是赚钱的“一剂灵药”。
转型背后:人气是热门IP 目的是扩张事业版图
我们发现一个规律,转型当导演的演员大多是一线演员、人物。即便是何炅这样的非专业演员,也是主持界的顶一线。这些人转型,本来就有成熟的条件。
从赵薇、徐峥、邓超等的例子来看,转型导演的多是娱乐圈里的中生代艺人,他们在原有领域已颇有建树,却苦于难以突破瓶颈,演员年龄到了尴尬之时,受到市场小花小肉的冲击,加之观众的口味往仙侠、奇幻等方面上便宜,找不到合适的剧本、演不到有劲的角色,不如自己当导演,寻求突破。不但能升级身份,还能拓宽演艺事业版图。
因此,转型当导演,或多或少能解决他们的瓶颈问题。
当然,也有人纯粹是为了话语权。王宝强在谈到自己转型当导演的原因时就直言不讳,这些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的权力太大,在片场演员就是孙猴子,再大牌也蹦不出导演的手掌心。
事实上,明星转型有多种方式。除了做导演外跨界投资在圈内也很流行,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,当然也不乏黎姿、赵薇、杨幂这样的投资小能手。
但明星做导演拥有天然优势,他们摸爬滚打多年,人脉和资源自不必说。
而从投资方和发行商的角度来看,比起扶植新导演,与明星导演合作的风险更低,明星自身的人气所引发的话题及市场号召力,远比一个年轻导演来得更强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明星都有着一个“导演梦”,很多时候,视频拍摄电影公司的推波助澜也是明星走上导演路的一大原因。明星当导演频频创下的票房奇迹,让电影制片方关注到明星身上的影响力,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不再有耐心去培养新导演,而是邀请明星当导演,置质量与口碑于不顾。
和IP改编一样,市场总是在走捷径。
同时,当电影市场高速发展之时,对于影视人才的需求是大量且迫切的。专业的影视人才要走完学习的流程,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。此时,演员似乎是最容易上手的群体。
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,我国影视行业从业人员越发杂乱和掺水,原本最基本的从业要求都成了一堆大而无当的空话。
冯小刚在凭借《老炮儿》取得影帝之时曾调侃道:“太多演员当导演,我只能转型当演员。”玩笑之外,冯导也直言:“你有影响力拍一部电影,但是也不能滥用观众对你的信任。拍电影很容易,但是拍好电影非常难。”